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
從1842年英國強迫中國簽定第一個不平等的《南京條約》起,西方列強在1842~1919年間共迫使中國簽定了709個不平等條約,其中英國163個,日本153個,沙俄104個,法國73個,德國47個,美國41個,比利時26個,葡萄牙13個,意大利7個,荷蘭5個,奧匈帝國5個,西班牙4個,其他國家68個。
-
辛丑條約: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辛丑條約》是中國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鴻章與英、美、俄、法、德、意、日、奧、比、西、荷十一國外交代表,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后,于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2023-07-22 -
虎門條約 :結束中國的鴉片戰爭
1840年至1842年英國發動的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以清朝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而告結束。戰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對國際慣例和己方利益的無知,引誘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項制度在南京和廣東繼續談判。
2023-07-22 -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東三省南部劃入日本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是清政府與日本簽訂的不合理條約,主要內容是:清政府承認日俄《樸茨茅斯條約》中給予日本的各項權利。設立“中日木植公司”,允許日本在鴨綠江右岸地方采伐林木。
2023-07-22 -
伊犁條約:割讓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
《中俄伊犁條約》,一般指1881年曾紀澤簽訂的《中俄改訂條約》(又稱“圣彼得堡條約”),有時也指被《中俄改訂條約》推翻的、1879年由崇厚擅自簽訂的《中俄交收伊犁條約》(又稱“里瓦幾亞條約”)。
2023-07-22 -
-
-
中日遼南條約:償付日本平銀三千萬兩還遼
《中日遼南條約》亦稱《交還奉天省南邊地方中日條約》,是李鴻章和日本全權代表林董(日本語:はやしただす)于公元1895年11月8日在北京簽訂。條約規定:日本交還遼東半島;清政府償付日本庫平銀三千萬兩作為“酬報”;交款后三個月內日本從遼東撤兵。
2023-07-21 -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主權移交英國
1898年6月9日由大清和英國在北京簽訂的一份租借九龍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條約。條約原存于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典藏于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保存。條約的期限成為香港主權移交過程的起點。
2023-07-21 -
民國四約:日本以吞并中國為目的“條約”
《中日民四條約》是袁世凱政府與日方因“二十一條”談判多次最終確定的修正案,由袁世凱政府簽訂的《關于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關于山東之條約》等條約,因在中華民國四年(1915)簽訂,故被稱為“民四條約”。
2023-07-17 -
廣州灣租界條約:法國“租”廣州灣99年
廣州灣租界條約是法國強迫中國清政府于1899年11月16日(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在廣州灣簽訂的租借廣州灣的條約。參加簽約的人員,中方是廣州灣勘界大臣廣西提督蘇元春,法方是廣州灣勘界全權大臣水師提督高禮睿。條約共7款。
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