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011
P. 36
的記錄者、社會進(jìn)步的推動 者、公平
“鐵肩擔(dān)道義,妙手著文章?!庇浾?,作為
時代的記錄者,始終用行動在踐行自己的使命。
萬水,觸摸時代的脈搏。民眾有什么困難,政策
今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jié)。向那些
有什么地方需要完善,政府還能怎樣做得更好,
勇敢奮斗、堅守不退的記者抱以敬意,他們是這
記者不僅成為民眾與政府的橋梁,更能夠幫助政
個時代最忠誠的記錄者,也是這個時代最值得敬
府精準(zhǔn)施策,提高地方治理能力。在疫情防控的
佩的群體。
戰(zhàn)場上、在脫貧攻堅的鄉(xiāng)村里、在抗洪搶險的堤
牢記初心使命,奔赴新聞現(xiàn)場,見證時代風(fēng)
壩上,永遠(yuǎn)都會出現(xiàn)記者的身影,不落下每一件
云;守望公平正義,觸摸時代脈搏,傾聽人民聲
大事,這就是記者的使命與榮光。
音;感知人物溫度,點亮心中燈火,講述中國故
他們,是精神的傳頌者。從“北斗”到“天
事。任誰都不能否認(rèn),記者對于時代的發(fā)展有著
問”,從珠峰高程測量到5G時代加速到來,每一
重要的價值。正是因為他們敢于出現(xiàn)在最需要他
次國家壯舉的背后,都有記者盡力講好中國故事、
們的地方,冒著各種風(fēng)險,才能讓我們能夠更加
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身影。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
全面的了解這個世界。記者是一個職業(yè),卻也是
精神則不強。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系列巨大成就
老百姓的“眼睛”,是政府與民眾的“紐帶”。
的背后,都能夠看到記者們的撰寫的新聞。時間
他們,是時代的記錄者。新冠肺炎疫情在武
是最好的證明,中國精神延續(xù)不斷,記者正是最
漢爆發(fā),長達(dá)76天的武漢封城,牽動著每一個中
好的傳頌者,讓我們能夠深刻了解發(fā)展背后的那
國人的心。正是一批批勇敢無畏的記者出現(xiàn)在疫
些奮斗故事。同時,記者也將中國高速發(fā)展的故
情防控的最前線,他們用文字記錄事實,用鏡頭
事,通過報道的方式讓世界重新認(rèn)識中國,重新
傳遞點滴。一個個被他們記錄下來的畫面,不僅
認(rèn)識中華民族。
讓我們知道了這座城市正在努力,也讓我們感受
記者,或許只是一個職業(yè)。但是,他們卻在
到了一個民族無懼風(fēng)雨的底氣。以“赤子之心”
無形中,增長了人們的見識,傳遞了中國的精神,
來守望自己的新聞理想,時代的記錄者使命在肩、
揭露了社會的黑暗,促進(jìn)了國家的發(fā)展。在記者
責(zé)任重大,但他們不曾退縮,這就是記者的追求。
節(jié)這天,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敬意。
他們,是心聲的傳遞者。對于新聞工作者而
言,只有擔(dān)當(dāng)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fēng)云
筆鋒掃群丑 正義的守望者,才能與受眾一起 跨越千山
文章護(hù)太平
他估計也會像每一位普通父親一樣,幾回淚 它如明鏡般提醒著人們——70年前,我們曾
濕枕巾,又或者把這些衣物,一件一件拿出來, 有一群遠(yuǎn)赴異國參戰(zhàn)的官兵,在完全陌生的土地
輕輕撫摸,然后又整齊疊好放回原處。
上去和最強悍的對手作戰(zhàn)。他們打出了國威軍威,
二十多載,這位父親是如何思念兒子?我們
讓世人敬仰,使敵人膽寒。
無法窺見,我們無從深究,我們不忍細(xì)想。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币?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毛岸英沒有犧牲,他們
許,我們沒有機會到異國的土地上獻(xiàn)上一束鮮花。
父子之間一定會多出不少趣事,毛主席也可以享
受更多的天倫之樂。 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用最崇高的敬意、最溫暖的
只可惜,在時間的年輪中,總有一些人、一 目光,紀(jì)念一名志愿軍烈士和他的父親,以及他
些事只能被追尋、銘記和鐫刻,而無法重來。 們背后那些忠誠于祖國并奉獻(xiàn)于祖國的人們。
32